黄观音茶的特点是什么茶(黄观音是红茶还是绿茶)

黄观音既不是红茶也不是绿茶,是青茶。

黄观音,又名茗科2号,为国家审定乌龙茶品种,由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于1977~1997年以铁观音为母本,黄旦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通过单株选种育成。育种编号105,属国家级茶树良种,黄观音适制乌龙茶、绿茶和红茶,香气馥郁具有“通天香”,滋味醇厚甘爽,更像父本黄旦。黄观音作为中国茶叶后起之秀,大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之感,适合喜好香气浓郁的茶客。

特性

芽叶生育力强,发芽密,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5日左右。产量高,每667平方米产乌龙茶20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2.3%、茶多酚27.3%、儿茶素总量12.6%、咖啡碱3.5%。适制乌龙茶、红茶、绿茶。

制乌龙茶,品质优异,条索紧结,色泽褐黄绿润,香气馥郁芬芳,具有黄金桂“透天香”的特征,滋味醇厚甘爽,制优率特高;制绿茶、红茶,条索紧细,香高爽,味醇厚。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黄观音属于乌龙茶。

黄观音是武夷岩茶的一种,属于乌龙茶,是从铁观音和黄旦中培育出的新品种,条索紧结、茶汤黄绿润泽、香气高扬持久是黄观音的最大特点。黄观音冲泡后前调为浓郁果香、中调为清晰的石榴香味、后调为清雅的兰花香味。

黄观音是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从铁观音与黄旦人工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黄观音于1998年被福建省选定省级品种,于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为国优良种,黄茶茶树是小乔木,芽叶生育能力强。黄观音适宜在福建、广东、云南、海南、广西南部、湘南、赣南等茶区种植。

黄观音茶树特征介绍

黄观音是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树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叶色黄绿,有光泽,叶面隆起,叶缘平,叶身平,叶尖钝尖,叶齿较钝浅稀,叶质尚厚脆。芽叶黄绿带微紫色,茸毛少。百芽重58.0克,花冠直径3.9cm,花瓣6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

芽叶生育力强,发芽密,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5日左右。产量高,每667平方米产乌龙茶200kg。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每亩双行植3000~4000株,其他措施按常规技术栽培。

1、条索紧结,色泽褐黄绿润,香气馥郁芬芳,具有黄金桂“透天香”的特征。茶汤橙黄清澈,滋味醇厚甘爽,回甘力强。

2、黄观音在岩茶品种里以独特的花香取胜,品质的好坏,决定于焙火的程度。

3、黄观音发酵轻一些,花香显露,市面上许多黄观音只是焙了一道火,或者是走水茶,茶香鲜嫩清香,香的很腻,水比较薄,五泡后香气落差很大,这种茶不利于保存。

4、黄观音发酵稍微重一些,果香就此诞生,而经过传统碳焙五道炭火的黄观音,茶香内敛,不断冲泡品种特征香气越浓烈,水质清甜甘烈,耐泡持久,口齿留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