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看待茶叶这个行业,它未来的发展前景在哪里
——茶叶类型情况:综合发展模式悄然形成
按照品类进行比较,2022年获得有效评估的126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中,产品涵盖多种茶类的品牌有46个,由绿茶延伸出其他茶类的品牌居多,其中37个以绿茶为主,3个形成了一绿一红的产品格局;单一绿茶类品牌的比重虽依然超过其他茶类,占比达34.92%,综合来看,中国茶产业普遍存在着绿改红、绿改白、单一品类改综合品类等产品结构调整变化,综合生产、加工多种茶类的发展模式在悄然形成。
——区域分布情况:品牌地域覆盖四大茶区
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地域范围覆盖全国四大茶区16个省(市、自治区)。其中69个品牌来自江南产区,其次是西南产区26个品牌,华南产区18个,江北产区13个。浙江,福建和安徽3省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数量位列前三甲,分别为20个、16个和13个。有效评估品牌数量在10个以上的省份还有湖北、四川和湖南3省。
平均价值——持续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
比较近3年品牌评估数据,近3年来,有效评估品牌的平均品牌价值在持续增长,但增长幅度逐年下降,2022年平均品牌价值与增长率分别为23.15亿元和4.37%。可见,表明近3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平均品牌价值增速在减慢。
区间分布——半数以上品牌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按照品牌价值大小区间分布可见,此次评估中,品牌价值高于50亿元的品牌共7个,品牌价值处于20亿~50亿元的品牌数量最多,达到了56个,占44.44%;价值处在10亿~20亿元之间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占26.19%;品牌价值在10亿元以下的有31个。结合品牌价值平均数与中位数情况可知,半数多的茶叶企业产品品牌的品牌价值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省份品牌——江浙品牌溢价能力领先
其中品牌价值最高的是西湖龙井,为79.05亿元,其余分别是普洱茶(78.06亿元)、信阳毛尖(75.72亿元)、潇湘茶(68.42亿元)、福鼎白茶(52.22亿元)、洞庭山碧螺春(50.99亿元)和大佛龙井(50.04亿元)。
然而,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收益的跨度很大,如西湖龙井这样的品牌价值与品牌收益同时表现强势的品牌,风毛麟角。结合品牌所在省份情况可知,江苏、浙江两省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在品牌溢价能力上显著高于其他省份的品牌。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茶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二、茶叶市场前景分析
——预见2022:《2022年中国茶叶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中国茶产业公司:中国茶叶、大益茶业、八马茶业、君山茶业等
茶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成分主要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根据茶叶种类、制作工艺及茶汤成色,茶叶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花茶七大类。
1、“十四五”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种植面积突破4000万亩
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中国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划定最宜区,坚持适区适种,引导非优势区退出茶叶种植。加快品种选育和老茶园改造,集成组装一批绿色高效技术模式,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品质、提高单产、提高效益,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十四五”因地制宜,巩固、提升、振兴三大产茶区
区域规划方面,“十四五”期间,国家结合各大产茶区具体情况,分别提出巩固、提升、振兴三大发展策略: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茶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三、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就业前景
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就业前景如下:
毕业生可到茶叶技术推广部门或茶叶企事业单位从事茶叶生产、茶叶加工、茶叶营销、茶叶商检、茶品质监、茶叶企业经营管理、茶文化传播和茶事服务等技术及管理工作。
主要面向茶产品生产与加工企业,在茶叶生产与加工、茶叶品质检测、茶产品包装储运、茶叶营销和茶庄服务岗位群,从事茶叶生产与检测、茶叶生产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茶树栽培、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食品科学、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基本知识。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茶叶加工企业技术管理的基本能力。
3、熟练掌握茶园的规划、开垦、种植和管理方法。
4、熟练掌握茶叶采摘、鲜叶的验收,以及茶树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5、熟练掌握使用和维护茶园及茶叶生产加工机械设备的方法。
7、掌握茶叶的审评与检验的技术技能。
8、掌握简单的接待茶礼,具备茶艺表演能力。
四、茶叶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由央视纪录频道打造的六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已在央视一套首轮热映,片中展现了茶叶制作工艺的发展、人类喝茶方式的变化、茶叶形态从茶叶到茶精华的变迁,一系列传奇引人入胜。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茶叶生产国和第二大出口国,但我国仍未成为茶叶强国。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显示,全球茶叶产量区域分布方面,2012年,中国茶叶总产量占比最大,达到了42.29%;其次是印度,产量占比为24.55%;肯尼亚和斯里兰卡产量占比分别为8.16%和7.21%,其他地区产量占比均低于5%。
中国茶叶出口世界第二,仅次于肯尼亚
从全球茶叶贸易方面来看,出口方面,2012年,肯尼亚、中国和斯里兰卡出口量排名前三,分别为43.02万吨、32.18万吨和31.99万吨,占比分别为24.71%、18.48%和18.38%,出口排名前十的国家合计出口占比为95.36%;
目前我国的茶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一流品质,二流包装,三流价格”使我国的茶叶在国际市场中很“窘”。主要原因在于中国茶业有品类而无品牌,品牌缺乏和标准缺失是主要的病根,虽然我国目前有几万家茶厂,但有自己品牌的仅近千家,难以形成规模。
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12年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名单中,居于榜单首位的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其年销售额才20亿元。而被称为世界茶叶第一品牌的立顿茶,年销售额达数十亿美元,几乎超过我国茶叶的出口总值,
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和对外输出的不断推进,代表着中国文化和传统的产品也必然崛起。2012年莫言代表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本身就是国家文化产品繁荣的标志和体现。随着中国经济的由大转强,承载着中国文明、中国文化的商品也必将出现,而茶叶则具备这样的精髓内涵和文明特质。(注: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