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茶叶散失营养物质(如何保证茶叶质量安全)

一、如何预防倒春寒

1、【在南方】预防倒春寒防护措施:防寒保暖。

2、气温变化是脑中风的一个危险因素,寒冷时脑血管病发病率高。由于春寒、温度低,体内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从而导致脑血管意外。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室温最好保持在16℃以上,睡眠时盖得稍厚一点,以不出汗为原则;衣服不要脱得太快。要多饮茶、多喝姜汤和食用菌汤。因为,茶叶中的茶色素可以防止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在黑木耳中含有一些防血液凝固的物质,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液迅速凝固。香菇等含有香菇嘌呤碱,可降低或抑制胆固醇吸收。

3、小贴士:人体结构有五大保健区,分别在肚脐、脚底、前胸、腋窝、脊柱。春季做好这五个区的保健,能够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4、①肚脐部:肚脐被养生学家誉为保健的“要塞”,它可以调整人体的代谢和循环,使其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状态。保健方法:两手重叠,按于肚脐,适度用力,同时保持呼吸自然,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建议您在闲暇时间或散步的时候双手掌交替拍打(频率为每秒钟一次)中下腹部20分钟,即能预防和治疗中风,也能有效促进腹部新陈代谢的作用。

5、②脚底部:人的脚底有成千上万的末梢神经,与人体各个脏器如大脑、心脏等密切联系。如果经常弯弯脚趾、散步、温水泡脚等,可以促进脚部血液流畅,把肢体远端的血液推向心脏和全身,能起到调节阴阳平衡,防治疾病的功效。临睡前坚持用热水泡脚,使足部血液畅通,不但能解除疲劳,而且能温暖双脚,安定神经,帮助入睡。

6、③前胸部:前胸的胸腺是主宰人体整个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胸腺分泌出来的免疫活性肽物质,有强大的抗病毒、抗肿瘤作用,对胸腺所在部位进行一定的安抚和刺激有利于胸腺的功能维持。保健方法:用右手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适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来回推擦50次;换左手用同样方法摩擦50次。然后,再用手掌跟对着胸部中间上下来回摩擦50次;还可用两手掌交替拍打前胸后背,每次拍100余下,早晚各做一次,这样能有效做到前胸的自我保健。

7、④腋窝部:腋窝是血管、淋巴、神经最多、最丰富的地方。它的奥秘在于受刺激后会使人大笑,笑能使各个器官得到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并使各器官充分获得营养和氧气,运送出代谢的废物,使大脑、心脏以及肺等脏器都受益匪浅。适度的刺激腋窝部让心情放松,开怀笑笑,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对繁忙的工作中的您会带来良性的保健作用。

8、⑤脊柱部:脊柱是人体最大的经脉——督脉的行经之地。有四个生理弯曲,最易发生病变是颈部和腰部弯曲部,不良的生活姿势如久坐低头、高枕卧位等易造成颈椎病,弯腰睡软床易造成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常按摩脊柱及脊柱两侧,可激发经络的疏通和气血运行。更重要的是注意正确的工作姿态、适当的锻炼、补充脊柱骨代谢需要的维生素D和钙剂。

二、如何正确泡茶

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壶,则按容量大小适当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宋代蔡襄在《茶录》中说:“候汤(即指烧开水煮茶——作者注)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得更为具体:“水一入铫,便需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时;大涛鼎沸,旋至无声,是为过时;过则汤老而香散,决不堪用。

”以上说明,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皆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的“水老”。

水的轻重还包括水中所含的矿物质成分的多少以及酸、碱度,含铁、碱物质较多的水泡茶,茶汤会飘起一层“锈油”,出现混浊并有沉淀物。水的酸度大,泡出的茶色就会深,甚至暗黑。所以建议选用软性水泡茶(如西藏天然冰川山泉水、青海昆仑山天然矿泉水、河南太行八里天然矿泉水、青岛崂山天然矿泉水)。

改良冲泡法是:将茶叶放入杯中后,先例入少量开水,以浸没茶叶为度,加盖3分钟左右,再加开水到七八成满,便可趁热饮用。当喝到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茶汤时,再加开水,这样可使前后茶汤浓度比较均匀。

当今,无论蓝领、白领、离退休养老人员,还是就读学生,都习惯用保温杯泡茶。这也难怪,保温杯因其保温可靠、便于携带才得以迅速普及,因此许多人就养成了用保温杯泡茶的习惯。

殊不知这样不利于营养物质的保护,甚至还会使其风味变劣。

泡茶必备的五个条件:水质、心情、时间、茶量、水温。

泡茶,首先得选茶和鉴茶,只有正确鉴茶,方能决定冲泡的方法。茶的种类很多,可以根据采摘时间的先后分为春茶、夏茶、秋茶,也可以按种植的地理位置不同分为高山茶和平地茶,还可以根据茶色(加工方法不同)将茶分为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花茶七大类。

绿茶是中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绿茶具有绿叶清汤的品质特征。嫩度好的新茶,色泽绿润,芽峰显露,汤色明亮。其代表品种有“龙井”、“碧螺春”、“珠茶”等。

红茶为红叶红汤,这是经过发酵形成的品质特征。干茶色泽乌润,滋味醇和甘浓,汤色红亮鲜明。红茶有“工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型,品牌以“祁红”、“宁红”和“滇红”最有代表性。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色泽青褐如铁,故又名青茶。典型的乌龙茶的叶体中间呈绿色,边缘呈红色,素有“绿叶红镶边”的美称。其汤色清澈金黄,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醇鲜爽。以“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凤凰单枞”等最具代表性。

白茶由芽叶上面白色茸毛较多的茶叶制成。白茶满身白毫,形态自然,汤色黄亮明净,滋味鲜醇。代表品种有“白毫银针”、“寿眉”、“白牡丹”等。

黄茶黄叶黄汤,香气清锐,滋味醇厚。其芽叶茸毛披身,金黄明亮,汤色杏黄明澈。代表品种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大黄茶”等。

黑茶叶色油黑凝重,汤色澄黄,叶底黄褐,香味醇厚。黑茶制成紧压茶后主要供边区少数民族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