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叶采摘过后怎样才发芽更快
1、茶叶采摘后通过适当的管理可以促使茶树新芽继续萌发提高茶叶的附加值,延长茶叶的采摘周期和寿命,为茶农增产增收服务。
2、首先,及时进行追肥。在茶叶萌发生长季节,至少要追肥3~4次。第1次追肥,一般在春茶采摘前的3月份。第2次追肥在春茶采摘后的5月中下旬。这是为了让刚刚消耗大量养分的茶树快速补充营养,提高夏茶的质量和产量。在夏茶采摘以后的7月份,同样需要再次追肥。如果秋茶采摘的时间比较长,在8月底9月初还要再次追肥。茶园追肥,以速效氮肥配合翠姆磷钾肥为主,也可以使用茶树专用复合肥。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茶树快速补充营养,使其健康茁壮,生长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3、其次,合理进行修剪。茶树生长过程中,要进行多次修剪。对于幼龄期的茶树,一般不进行采摘,或只进行少量的打顶采摘,同时进行适当的定型修剪,以培养良好的树冠树形,为后期茶叶采摘提前打下基础。对于长势良好的成年期茶园,在春茶采摘以后,同样要进行适当的轻修剪活动,以合理的疏松茶树树体结构,保持茶树的透气性,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对于老龄期的茶园和只采春茶一季的茶园,春茶结束后要进行重度修剪和深修剪,甚至可以采用台刈的方式将茶树砍倒,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为延长茶树的采摘寿命做准备。同时适当修剪,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治病虫害,降低损失。
4、再次,适当耕作除草。茶叶采摘以后要及时进行耕作。因为不管是春茶采摘也好,还是夏茶和秋茶采摘也好,都会大量重复踩踏茶园地表,致使地表土壤板结,不利于水土保持和茶树根系呼吸生长。通过适当的耕作可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和透气性能,提高查处的营养吸收能力和呼吸生长,从而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一般在茶叶采摘之后的耕作,主要以浅耕和中耕为主,深度以不超过10厘米左右为宜。可以结合除草施肥一起进行,从而减少劳动力,节省劳动成本和时间。除草能够减少杂草与茶树争水争肥争空间,同时也能减少病虫害在杂草中的滋生和隐藏,有利于消除病虫害。
5、第四,合理灌溉排涝。茶树本身是一种喜温喜湿的植物,对于水分的需求量很大。在春茶采摘结束之后,天气越来越热,尤其是夏秋天,空气干燥容易造成茶树干旱,引起旱灾。此时要及时结合茶园土壤的水分情况进行灌溉。茶园灌溉可以采用喷灌滴灌,也可以直接就近取水浇灌。如果天气情况不好,长时间降雨造成茶园地表积水严重,则需要及时进行防洪排涝处理,以免茶园积水过多,造成涝灾。毕竟茶树如果长期生长在水分过多的土壤中,同样也会引起茶树根系呼吸生长不利,甚至出现烂根的情况。
6、最后,在茶叶的整个生长季节都需要始终贯穿其中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防治病虫害。因为茶园种植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传播范围较广的病虫害,造成严重损失。这就要求茶农必须时刻关注茶园中茶树的生长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尽可能将病虫害控制在尚未爆发的初期。一般来说,对于茶园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采用人工捉虫的方式或者是采用物理方式,比如说使用诱虫灯和诱虫板等,同时还可以用生物方式通过天敌和特殊气味来进行防治。在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化学药剂来防治病虫害。但如果一旦要使用,必须严格按照用药说明和使用规范来操作,尽可能减少农药残留。
7、总之,茶叶在整个生长季节内都可以进行采摘制作,但根据不同的要求,可能有一定的区别。在茶叶采摘以后要及时做好茶园管理,方便后期的茶叶采摘和茶树生长,为茶农增产增收服务。
二、用什么肥料让茶叶长的又快又好有嫩有劲
茶叶种植考虑到危害肥料效力的15个因素:(1)肥料种类(2)肥料质量(3)肥料品质(4)肥料种类和配方的挑选(5)上肥时间(6)施肥方法(7)施肥位置(8)施肥数量(9)肥料混和使用(10)农作物类型和种类(11)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12)土壤状况(13)水分因素(14)温度因素(15)光照因素。
1、底肥:一般在10月中、下旬施为好,1亩施油枯50-100斤,复混肥60-80斤,采用沟、环施,沟深20公分上下,施后填土。
2、追肥:一般每一次摘茶前5-7天追一次肥,也可结合耕锄开展,一般一年施3-4次追肥。规定对幼龄茶园尿素10-15斤,成龄茶园尿素20-30斤,壮年茶园用复混肥40-60斤或尿素30-40斤,以条施和环施方法,并立即盖好土。
3、根外追肥:能用沃叶氨基酸叶面肥,设在阴雨天和早晨开展,以降低挥发。
三、什么方法让茶叶变得更陈年
陈茶一般是指普洱茶生茶,想加快普洱生茶发酵,又想茶质不坏,在技术的控制有两个方面:
1、是湿度的控制;2、是温度的控制。
适宜的湿度、恒定的温度和流通的空气,是普洱茶贮藏的条件。而湿度,是普洱茶收藏南北差异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说,防潮防霉是南方收藏普洱茶的关键问题。首先,梅雨期间,要把窗、门关紧关好,防止潮湿的空气入侵普洱茶的肌肤。而这个时候,普洱茶吸收空气中的适量水分,是自然发酵、自然陈化的最佳时候,所以更要特别留意。当湿度过高时,比如高达75%以上仍不能通过开窗通风等方式加以解决时,可以用除湿器,加以人工干预。、相反,北方的湿度就要低很多,不有利于普洱茶的收藏和保存。白天湿度普遍偏低,而晚上湿度则略微偏高,总体湿度明显低于南方。普洱茶在如此湿度环境下,陈化就变得十分缓慢,因此同样需要"人工增湿"。在较为干燥的环境里,可以在茶叶的旁边摆放一小杯水,或是一盆清洁的水,或开动加湿器,令空气中湿度增大。当然过犹不及,年平均湿度不要高于75%。关于普洱茶保存的最佳湿度,虽然还存在不少争议,但很多藏家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平均湿度不超过75%是一个理想状态,而超过85%,茶品就会产生霉变。
与绿茶红茶比较起来,普洱茶算是坚刚的。前面说普洱茶保存的湿度可以人为控制,但是温度却不能刻意提高或降低,虽然太高或是太低的温度都不利于普洱茶的存储,太高的温度会使茶叶加速发酵,泡出来的茶汤有一股酸味,破坏口感。其实,普洱茶放在自然的常温环境下存放就好,如果能使自然的温度长年保持在20至30摄氏度之间,则是最理想不过。有人为了提高温度而在存茶室安装空调,我觉得大可不必。因此,北方的寒冷和南方的酷热,都不用过分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