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2022:《2022年中国茶叶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中国茶产业公司:中国茶叶、大益茶业、八马茶业、君山茶业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茶叶行业产业链、产业全景图谱、产量、种植面积、出口、品牌价值等数据
行业概况
1、定义
茶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成分主要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根据茶叶种类、制作工艺及茶汤成色,茶叶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花茶七大类。
2、产业链剖析
分析茶叶产业链结构,产业链上游包括茶种培育、种植、采摘、粗加工以及物流运输,中游茶叶市场主要包括茶叶加工、包装、销售等,下游市场包括零售市场、批发市场,按照销售渠道可分为线上、线下两大市场。
分析中国茶叶产业链上代表企业/机构情况,上游茶种培育主要为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机构、高校,茶农负责茶园种植、采摘及粗加工等环节;中游企业既包括立顿、雀巢等国外企业,也包括中茶、大益茶等国内品牌;下游主要为线上线下等多主体消费客户。
行业发展历程
茶是中国传统农产品,自古茶商生意发达,文章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梳理中国茶叶现代产业发展历程,如下图所示,中国茶叶产业经历起步时期、低迷时期、第一黄金期、激烈竞争期、第二黄金期共五个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
茶产业发展与地方资源禀赋息息相关,故现阶段出台茶叶产业政策省市主要集中在中国四大产茶区。汇总比较产茶省市相关产业政策,文章认为主要省市大体都是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茶叶产业政策维度相似,但政策手段各有侧重,主要可归结为建设现代化营销体系、打造区域性公用品牌、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延伸茶叶主体价值链四大侧重点。
行业发展现状
1、中国茶叶产量稳步增长
随着我国茶叶市场全面放开,茶叶生产经营主体异常活跃,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得到了快速提升。
截至2021年底,我国茶叶产量318万吨,较上年增加24.82万吨,同比增长8.47%,首次突破300万吨。
2、茶叶种植面积稳居世界前列
茶树种植对自然条件包括地貌、气候、土壤类型等有特定要求,这也将茶叶主要生产地限制于若干主要国家内。中国茶叶种植面积一直稳居世界前列,2021年面积达到4896万亩,同比增长3.12%。
另外,根据ITC(国际茶叶委员会)发布的《年度统计公报(2021)》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茶园种植面积稳居全球首位,规模约为第二名国家印度的5倍,呈断层式领先优势。
注: ITC《年度统计公报(2021)》最新数据2020年,截至文章成稿日,暂无发布2021-2022年数据。
3、中国茶叶出口量价双增
新冠疫情爆发对国际贸易带来了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据中国海关相关数据统计2017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35.53万吨,出口总额109.02亿元;疫情爆发后,2020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受到影响,下降至34.88万吨,但出口总额不降反升为141.64亿元;2021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36.94万吨,出口量水平恢复到了疫情爆发之前并略有提升,出口总额达到了148.53亿元。可见,尽管这两年来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我国茶叶生产难度加大、成本提高、茶叶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我国茶叶出口的势头仍稳中有升,并达到了量价齐增。
4、中国茶叶品牌建设稳步发展
为推动茶产业发展,多方助力中国茶产业公用品牌建设。比较近3年品牌评估数据,近3年来,有效评估品牌的平均品牌价值在持续增长,但增长幅度逐年下降,2022年平均品牌价值与增长率分别为23.15亿元和4.37%。可见,表明近3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平均品牌价值增速在减慢。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江南产区最为密集
2022年中国茶叶区域公有品牌分布于四大产茶区,其中江南产区分布最为密集,数量达到69个;西南产区数量达到26个,位列第二;华南、江北产区分列第三、四位,分别达到18个、13个。
2、企业竞争:暂未形成龙头企业
由于中国茶叶市场格局分散,业内代表企业市场份额占比小,除天福茗茶成功于港交所上市外,业内尚未出现上市企业。故文章汇总代表企业茶叶业务发展概况,结合企业注册资本、经营市场等指标对其竞争力进行评价如下:
注:星级评价1-5,☆为半星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十四五”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种植面积突破4000万亩
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中国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划定最宜区,坚持适区适种,引导非优势区退出茶叶种植。加快品种选育和老茶园改造,集成组装一批绿色高效技术模式,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品质、提高单产、提高效益,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十四五”因地制宜,巩固、提升、振兴三大产茶区
区域规划方面,“十四五”期间,国家结合各大产茶区具体情况,分别提出巩固、提升、振兴三大发展策略: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茶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种植茶叶前景看市场,主要分为国内和出口2块吧。
问题回答详细太难,给个极简版的吧:
国内部分:1.茶叶消费量增长很快。西湖龙井市场份额点7成左右,红茶1成半,其它茶叶占剩下的一成半。
2.茶商众多,行业进入门槛低,行业集中度低,乱象丛生;
3.茶叶品种多,种类丰富,宣传侧重点各不同;
4.茶叶做为价格较高的经济作物,产茶的地方政府较为重视。每年茶展众多,不过多数效果都不怎么样。出口部分:1.龙井茶占绝对比例,9成左右;
2.其它茶叶出口量逐年增长。尤其以快速消费包装的包装茶增长最快;
3.即使如此,中国出口茶叶,仍以散装,原材料供给为主。如果楼主需要更详细的数据的话,那得自己列个详细的提纲了。
因为,这个问题,涉及的面实在太大太宽。
种植茶叶能赚钱的,因为现在喜欢喝茶的人越来越多,好的茶叶的价格也越来越高,很有市场。目前种植茶叶每亩每年的投入大概为500多,包括茶园的管理费用及肥料费用等。如果以十亩地茶叶计算,一年下来的总成本也就五六千块,现在市场上经过加工后的茶叶价格为15-25块一斤,这样除去成本至少可以赚七八千块,还是比较可观的。
种植茶叶简介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_,茗,_。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
茶叶播种通常选在春季或秋季。这种植物适宜在气候温暖的环境中生长,因此春秋季播种后更容易生根。夏天高温高湿的气候,容易滋生病虫害,对于幼苗的生长不利。而冬季气温太低,虽然它有一定的耐寒性,但生长比较缓慢,就需要等到春季才能长出。市场价格一般在20元/斤。
茶叶,晒干即可出售,每年可收割2次,亩产量20公斤。种植茶叶能赚钱的,因为现在喜欢喝茶的人越来越多,好的茶叶的价格也越来越高,很有市场。
种植茶叶成本种植茶叶建园育苗期一般为5年,第6至10年为成长期,即可采摘见收,盛产采摘期约为40年,最高可达60年。建园育苗的5年中,投入不到6000元,分摊到盛产采摘期每年不到150元,达到盛产采摘期,效益就十分可观了。
种植茶叶利润与效益有专业的种植户介绍说,种植茶叶每亩每年的投入仅仅为584.5元,包括茶园的管理费用及肥料费用等。如果以十亩地茶叶计算,一年下来的总成本也就五六千块,现在市场上经过加工后的茶叶价格为15-25块一斤,这样除去成本至少可以赚七八千块,经过精美的包装,可以轻松赚上万元,利润还是很可观的。
中国市场对茶叶的需求量比较大,在国内市场上比重最高的就是绿茶这一块,其次就是红茶。大家都开始注重养生以及追求生活上面的享受,其次就是现在很多的年轻人比老年人更追求生活的质量,所以对茶叶的需求也比较多。
茶叶种植是国家支持的一个项目,很多地方如果种植茶叶的话,国家承担树苗的钱以及承担部分肥料、农药等等方面的钱,自己只需投入少量成本以及进行照料、采摘和加工即可。而且能够给种植茶叶的农户相应的补贴,所以种植规模大的话,还是可以降低不少的成本,市场前景广阔。
茶叶高产栽培技巧1、品种选择:茶叶基地必须进行品种搭配,一般当家品种占60-70%,其他早晚品种占30-40%,这是因为不同的茶树品种,发芽时间、生长快慢、内含品质成分的差异非常大,茶季高峰不同,因此劳动力与茶机等可以得到合理分配,同时也可以集中进行管理。
2、整地:种植之前必须进行开沟深垦,并且按照速成茶园要求施入大量有机肥料,并结合深垦分层施于种植沟种,然后根据规定行距开种植沟。茶叶良种高产种植技术
3、移栽:移栽时,必须在基肥上再覆一层表土,种植沟一般深33cm左右,出圃的茶苗要尽可能早的移栽,一般积压时间不得超过3天;茶苗移入种植沟中,要维持原来根系状态,边覆土边踩紧,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防止上紧下松,同时结合浇水,必须完全浇透,然后再覆土,要高于其他地方5-7cm。
4、初期管理:由于茶苗的不同抗逆性等原因,为了得到高产优质的茶园,种植好的茶苗必须进行精细管理,以免造成茶园的缺丛断行或者小老树。一般,1-2年的茶苗怕干怕晒,适当要进行除草保苗、浅耕保水、适时追肥、遮阴、灌溉等,同时也要适当注意防寒防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