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古代茶叶利润怎么样这个问题,茶的利润空间有多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古代民众对茶叶有多重视
茶、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品,足以证明茶叶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大家的喜爱,但是对于茶叶的起源,目前学界仍存在些许争议,但是最受认可度最高的便是中国起源说。
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悠久的饮茶记录,那么如今备受人们喜爱的茶叶,在我国古代时期,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呢?我国古人是不是也像如今人们一样重视并喜爱茶叶?下面我们就通过茶马互市和茶马古道这一视角去探讨一下。
一茶叶的起源
现在已经无法准确地查明人们具体是从什么年代开始饮茶,所以中国茶史的起源一直是众说纷纭,有神农说、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等,其中认可度相对高的就是茶叶起源于神农氏。
陆羽《茶经》记录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因为神农尝百草的典故在我国广为流传,《神农本草经》中写道:“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得茶而解之”,这是关于茶叶出现的时代的最早记录,直至后期,茶叶虽作为饮品,但是其药用价值仍未消失
茶叶最初是作为药品进入人类社会的,后来才作为饮品广泛传播,最早喜好饮茶的多为文人雅士,从西汉直到三国时期,在巴蜀之外的地区,茶叶仅作为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珍稀之品,民间很少饮茶,唐代开元以后,饮茶之风弥漫整个朝野,宋代承袭唐代的饮茶之风,茶叶作为饮品较之前更加普及。
宋代《南有嘉茗赋》云:“华夷蛮豹,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亦时啜无厌不宁”,表明在宋朝时期茶叶已经成为了大众饮品,并且广受喜爱,有着相当高的社会地位。
根据吴自牧《梦梁录》卷十六“茶肆”记载,宋都城临安城内茶肆林立,不仅有人情茶肆、花茶坊、夜市还有东担浮铺点茶汤以便游人观赏,有的提茶瓶沿门点茶、有以茶水点送门面铺席、僧道头陀还以茶水沿门点送以为进身之防。
种种现象表明,茶在当时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由于外邦亦喜欢饮茶,所以兴起了茶叶的对外贸易,用茶叶交换战马,足以证明时人对茶叶的重视程度。
二茶马互市
(一)茶马互市的起源及发展
茶叶只是一种饮品,属于经济类农作物,但是马在古代时期属于战争物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及社会地位,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茶马互市是指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在我国北部与西北部从事畜牧业经济的少数民族,使用马匹等牲畜以及畜产品与内地较易,换取茶叶、布帛、铁骑等生产和生活必需品的一种大规模集市贸易活动。茶马贸易起源于唐代,昌盛于宋朝,终结于清朝乾隆年间。
茶马贸易存在官营与私营的区分,最初时是由各族的统治阶级间进行垄断,官营的也被称之为官市,一直到了明朝中后期,民间的私市才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根据史料记载,唐代开元十九年西北地区的吐蕃王朝在赤岭交马互市,虽然互市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茶马,但是茶马确实是民族贸易的主要对象,所以这种互市被称之为茶马互市。
后唐时期,朝廷为应付战争,对马匹的需求非常大,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则沉寂“汞马”获取利益,所以后唐在青州、登州、云州等地相继开设马市,到了后晋时期,朝廷还在灵武设立马市,每年购买党项马5000匹,这些都对北宋时期茶马贸易的空前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朝和明朝是茶马互市的重要发展阶段,因为茶马交易的主角是茶叶和马匹,而马又与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北宋时期外部威胁相对较多,例如北方的辽、金、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对宋朝的统治都有着相当大的威胁,处于政治和军事目的,茶马贸易的身价跟着水涨船高。
根据晓舟在“茶马互市与边疆内地的一体化”一文中的表述,北宋朝廷仅在元丰八年一年间的马匹交易量就达到了2.4万匹,可见茶马互市对于宋朝的重要程度,以此类推,茶叶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到了明朝时期,“东有马市,西有茶市”茶,马互市的繁荣又有了新的提升,明王朝与北方蒙古各部封建主一直处于战和交替的状态,所以为了抵御外界军事力量的干扰,避免蒙古与藏地联合向明朝廷施压,所以对西北的藏族一直秉持着交好政策,西北藏族需要茶叶,而明王朝需要良马,双方各取所需,共同造成了明代茶马贸易的繁荣景象。
明朝政府还根据前代的遗留制度。从加强茶法和马政方面着手,逐步制定了一套严密的茶马互市制度。
茶马互市,其主角是茶叶和马匹,马匹又属于战争物资,所以清代全国规模统一的实现,注定了茶马互市走向衰亡的命运,就连其消亡也是严格遵循着各部族俯首称臣的时间顺序。
清朝期间,蒙古族最先臣服,所以东北、北部的茶马互市最早消失,乾隆皇帝以后,随着全国统一的实现,清政府在蒙古和新疆等地建立牧场,随着战争的减少、军用马匹的自给自足以及茶叶市场的扩大,清廷不再需要以茶换马,少数民族部落也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购得茶叶,所以茶马互市逐渐衰亡。
(二)茶马互市的作用及影响
茶马互市之所以受到贸易双方的极高重视,既有政治方面国家的利益诉求,也与民间对茶叶的重视分不开。
不可否认茶马互市贸易大多都是被历代王朝以及少数民族的上层统治阶级所利用,有着极高的政治属性,但是互市本身也能在极大程度上满足各族人民对于生活和生产的需求,并且对加强内地与边疆的经济联系以及维护国家统一都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国家层面上,茶马互市促进了内地农业生产的发展,随着互市的发展以及贸易规模的逐步扩大,使得茶叶的种植变得普遍化和专门化,不仅为内地汉族的经济繁荣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根据学者统计,从明初至万历时期的数十年内,茶叶的供应量就至少增加了三分之一,因为茶叶在民族贸易中占据主要地位并且有着丰厚的利润,所以对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大量牲畜通过交易流入内地,一方面可以降低内地牲畜的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农业的发展起到支援和推动的作用。
众所周知,游牧民族居住的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再加上其逐水草迁徙的生活习惯以及特殊的饮食习惯,蔬菜供应极度匮乏,而茶不仅方便携带不易腐坏,因为其营养价值相对较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替蔬菜的作用。
长期以往,游牧民族便形成了饮茶的良好习惯,茶叶也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是游牧民族聚居区无法种植茶树,所以便要通过互市来进行物资交换。
于少数民族而言,马是生活生产的必须物资,也是他们的劳动产出,利用自己的富余物资去换取其他的生活必须品,再加上各朝在互市时制定了严格的规定,交易量与部族的人数多寡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茶马互市无论是对少数民族的经济的发展,还是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此外,茶马互市从根本上讲,是各民族间存在某种制约关系不能进行自由贸易时的产物,各方通过互市换取生活和生产必需品,又侧面加深了双方的联系,内地朝廷通过控制茶马贸易,获取大量的马匹牲畜之后,又能壮大自己的军事力量。
从而推动了国家统一的步伐,少数民族部落,通过互市换取生活物资,也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条件,因为任何部族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所以双方达成了双赢的局面,到了国家完全统一后,各民族间可以自由贸易时,互市也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条件。
三结语
虽然上文主要就国家层面分析互市的影响以及作用,但是人民是国家的构成主体,国家的行为必然也符合最广大民众的显示需求,尤其是在贸易方面,茶马互市之所以能够产生,与民民众对于茶叶的喜爱有着最深切的联系。
如果臣民排斥茶叶,那么无论朝廷如何施为,也无法使得茶马互市这一现象续存前年,所以茶马互市的存在便证明了茶叶在大众中的重要程度。
其二,茶马互市的贸易主体有一方是马匹,这是古时候相当重要的战争物资,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茶叶能够用来交换国家安全必不可少的物资,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能够与战争物资进行交换,必然在民众生活中占据着极高的地位,可以说茶叶是大家必不可少的生活物资,尤其是对少数部族的人们而言。
于内地民众来说,茶叶不仅仅是大家广受喜爱的饮品,因为其在交易中占据的主要地位,所以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于国家更是有着极高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茶马互市及其在民族经济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宋代蜀地茶马互市特殊形式刍议
3茶马互市与边疆内地的一体化
4游牧民族为什么对茶叶需求那么高?只因他们的身体吃不消
古代唐朝茶叶卖多少钱
唐朝时的茶叶可不是如今的做法,没有发酵技术,也没有今天的炒制杀青技术,当时只是直接把叶片摘回家在用工具加热后自然晾干泡茶喝。具体卖什么价,古书没有详细记载。
不过当时连普通百姓都可以喝得起茶,这说明价格并不会太贵。比较平民化的价格。
如果能穿越回唐朝,建议你直接做茶叶生意,肯定能够在那个朝代成为首富。
说不定茶叶卖得好,得到皇帝的赏识,你就更牛了,搞个大官混一混也是不错的。
不过这也不一定是好事,万一哪天皇帝突然不高兴,是很危险的,伴君如伴虎。
古代朝廷为什么要垄断茶叶专卖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对中原地区最大的威胁来源于草原,不论是匈奴还是契丹又或者后来的是蒙古。他们的主要食物多是牛羊肉、奶等燥热、油腻、不易消化之物,而茶叶富含维生素、单宁酸、茶碱等,游牧民族所缺少的果蔬营养成分,可以从中得以补充。西南少数民族特别是青藏高原上的少数民族由于种植条件不理想,饮食以肉类为主,普遍缺少蔬菜中维生素摄入。茶叶的功能恰好能弥补了他们饮食结构中缺少的环节。因此,中原民族作为生活调剂品的茶叶,对于一些少数民族就像粮食一样,成为生活必需品。
明王朝挟此要境外民族“纳马易茶”,以补内地军马之不足。为此,明王朝规定:凡输入境外的“边茶”,由“茶马司”统一经营,视为“官茶”,严禁私自贩运,如若违反,刑处极重,因而无人敢犯。
所以,利用内地的茶叶来控制边区的少数民族,以强化对他们的统治。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