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判断茶叶好不好
如何判断茶叶好不好,一款茶叶的好坏没有绝对答案,但茶行业有一个参考标准:“好茶”的汤色是透亮的,茶叶苦涩味可以化开,且没有异味不能有农残、香精等有害物质,最后饮用好的茶叶可以使人心情愉悦。
这是最直观判断是否是好茶的标准。不管茶叶是哪一类,其茶汤关键要“透亮”除此之外还应该具备这三个特点:a.茶叶的制作工艺优良,无碎末。b.储存条件良好,没有灰尘,也没霉变。c.茶的内含物质丰富,并得到很好的释放。
当然,冲泡方法也要科学。有时由于冲泡的原因,会让好茶出现浑浊,比如水温太高,毫多的茶用高冲法等。
不苦不涩不是茶,苦涩是茶的本性,但关键在于能否快速散去。如果苦涩味一直留在口腔中,造成舌面“收敛”的感觉,就不能算是好茶。
指非茶本身的味道,一般是因为茶在生产储存过程中,吸收了其他味道,比如香水或化妆品的味道、烟味、其他杂味等。因为茶的吸附性非常好,所以生产存放时一定要注意,防止吸收异味;以及不同茶叶之间的“串味”。
指的是茶本身让人不愉快的味道,比如霉味等等。出现怪味,往往说明这款茶有问题,比如出现了有害物质等等,不利于健康。
指茶味和水味分离,出现淡腥味。水味往往出现在茶汤变淡的时候,好的茶是不会出现茶水分离的,淡而不腥。比如品质好的龙井,即使茶汤冲得如白水了,也是甜丝丝的。
这是好茶的底线。茶叶应该是纯天然的饮料,农残、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标的茶,将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因此,在种植茶叶的土地选择,以及茶园管理,都是需要严格把关的。
茶叶的香气与滋味可以让人愉悦,因为好茶中的芳香物质和某些成份,喝过会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从而使人心情愉悦,头脑清醒。而品质差的茶会让人越喝越郁闷,红酒也是如此。
一款好茶总会历经波折。“好茶”因饮茶人的偏好而转变,但好茶基本遵循以下5点:
二、如何评价一款好的茶叶呢
茶的香气,是评审茶叶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香气的评语一般有如下这些。
幽香:茶香幽雅而文气,缓慢而持久。
清香:清纯柔和,香气欠高,但很幽雅。
1、茶叶口感纯正,很好喝,物美价廉,反复冲泡多次仍然入口醇香,精美包装,茶叶很整齐,看茶色也不错,味道不错很好,可以再次购买。快递很快,没有磕碰,比实体店便宜多了。
2、茶叶口感比较醇,与卖家描述里的完全一致。本人喜欢喝茶,泡茶时略多放点茶叶,喝起来还是非常好喝的。喜欢喝茶的朋友请选择这家吧!非常满意,还会再次购买。
3、茶叶口感清纯,香气浓郁,包装高档,超值,冲泡了下,茶汤浓厚纯正,入口香醇。很清香,感纯正,,铁盒包装,茶叶很整齐,看茶色也不错,味道不错很好,茶叶确实很好,味道也不错,喝茶也有助防老,具养生保健功能,每天喝三两杯茶可起到防老的作用。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对人身体很有好处。
4、茶叶很好,下次还来,买的宝贝收到了,包装完美,价价实惠,非常好,棒棒哒真的挺好,实惠价,包装完好,刚泡了一壶茶,真的挺好。真不错,口感纯正,很好喝,主要是物美价廉!满满一大盒,包装也挺不错!
5、口感比较醇,闻了闻味道挺好,非常满意的一次购物,好喝,回味无穷,清新茶香,应该是新茶,颜色纯正,茶叶收到了,泡了一杯,口感不错哦。
三、如何鉴别茶叶的好和坏
评判铁观音茶叶质量的好与差,目前主要借助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采用一看,二闻,三摸,四尝来确定茶叶质量。所谓一看,就是看茶叶的外形,干看茶的形态和色泽,湿看茶的嫩度、匀度和汤色。二闻,就是闻茶的香气,采用干闻和泡茶后湿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三摸,就好似摸茶叶的身骨,重实与轻飘,光洁与粗糙,以及用手研磨,估量茶叶水分的高低等。四尝,就是选购茶叶时,凡“吃不准”,不妨泡一杯,尝一尝滋味。干茶:[茶色]干茶以绿为美,色泽墨绿和青绿者为上、茶色晦暗者为次,不过目前轻发观音在色泽方面普遍差异不大,低端、中端和高阶茶品没有明朗的界限,不必苛求。
[茶形]素来以颗粒紧结为美,但现在的轻发酵安溪铁观音普遍颗粒不算紧结(与传统观音相比),这主要是制造上的原因,例如过于紧结的颗粒除梗比较困难,反复多次的包揉工作强度也大,对内质没有提升效果,因此颗粒紧结程度同样不足以作为高中低端茶品的判断标准。
[颗粒均匀度]很影响观感,但茶形均匀与否是由后期精捡实现的,对茶品的内在品质并没有什么影响。出于成本方面的缘故,绝大多数铁观音都不会做到绝对均匀,除非为满足市场对奢侈品的需求才会作此处理。闻香三项指标接下来开始冲泡,首要工序就是闻香[闻盖子的茶香,用盖碗才行,紫砂壶用户无法闻盖香],首先我们冲入水,快速洗茶,复入水,大约浸10秒左右揭开盖子闻香。很多茶友认为香高则为好茶,这是个很笼统且不准确的标准;一部分茶友甚至认为香高到冲则为好茶,这是一个很经典的误解,在本地采购审评标准中,盖香指标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香的类型,我们简称为“香型”;二是盖香的高扬程度;三是盖香的持久程度。盖香的三项指标盖香的类型:我们所见的铁观音有无数种香型,这一点大家在各个茶论坛关于铁观音的讨论可以看出来,实际上,只有两种香型被认为符合高阶标准:其一为“煌口香(闽南语)”,即茶香中带有明显的“煌(闽南语)”特征,这个词的含义无法用文字表示,简单点说,它是指一种非常特殊的茶香,是在铁观音兰花香基础上附加的一种味道:带有鲜爽特征,显得有些张扬,100%的茶友都会喜欢它。其二为幽雅类型的兰花香,香型馥郁清幽、有如兰花,这种香型绝不张扬但馥郁持久,从一泡到八九泡依然存在。茶香若符合这两种标准,那么便属上等品之列。除了这两种之外,还有两类香型比较推荐:一是鲜香,即香气中鲜度十足,但不耐存放,一段时间后会非常靠近幽兰香类型;其二就是奶香型,有浓郁持久的奶香、也有只显淡淡的奶香味,茶香醉人。盖香的高扬程度:很多茶友认为铁观音盖香越高越好、最好香高到冲(去声)或者“霸气”,这也是个经典的误解。铁观音品种特征并不以香高扬见长,我们描述铁观音香型最常用的就是“兰花香”,意思是这两种香风格类似:幽雅、馥郁、持久,而不是高扬到冲的地步(张扬未免流俗)。这并不是说香低才好,而是能够明显闻到,恰到好处,且以馥郁和富有渗透力见长,有如兰花一般。盖香的持久度:持久度指标经常被人忽视,事实上它比高扬度指标更为重要——高档茶品,盖香可从1水到8水持续,皆为馥郁的兰花香型;中端产品一般能够存留 5水左右,如果1、2水后香衰减得厉害,此茶断难称得上优等品质。铁观音要做到盖香持久,首要的要求就是极佳品质的茶青原料,如果大家对香型没有明确的认识,那么通过盖香持久与否也能够进行鉴别:其一是盖香明显(高扬度恰到好处);其二为持久不退。高档铁观音茶品要求香型、高扬度、持久度三项指标均为一流;哪一项指标有欠缺那么综合等级就下降了一个台阶。如何评价茶汤评价茶汤优劣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指标:1.汤香;2.顺滑程度:3.苦涩感;4.味觉元素丰富程度;5.回甘程度汤香:鼻子靠近刚冲出的茶汤,微微一嗅,优等品都会带有明显的汤香,尤其是“煌口香”,“兰花香”等特征的茶品汤香更为突出;顺滑程度:茶汤略凉后入口,高阶品茶汤黏稠中带有米汤香,口感极为柔细,但如果品茶者味觉迟钝,很可能不容易感觉到茶汤柔滑与否的差异,对这部分茶友,建议喝中端茶品足矣。苦涩感:入口允许微苦,但苦尾不退者劣;涩是比较忌讳的指标,不过如果涩感轻微且很快消退,那就不怎么影响口感,但即便如此,茶品等级也下降了一个台阶——因为高档铁观音不允许有涩感存在。味觉元素丰富:茶汤味道越丰富越好。好比熬一锅汤,多放材料者味道肯定更多,材料少者味道就比较单薄。高档铁观音最重要的区分就在于此:高档铁观音采用优质茶青原料制造,茶青叶片肥厚、富含有机无机元素,对应的茶汤味道也更丰富;中端品相对就会弱一些,虽然它也能够具备不苦不涩、茶汤顺滑等特征。回甘程度:回甘快且强、持久为优,尽管轻发酵安溪铁观音的回甘表现不可能同中发酵铁观音比拟,但高档铁观音还是要求回甘能够相对明显、持久,至少那些喜爱轻发酵安溪铁观音的茶友在品饮时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其他指标:
茶汤色泽:不管是淡绿、淡绿带黄、淡黄带绿还是金黄色,都以色泽鲜亮为上,色泽晦暗者次之,但总体来说茶汤颜色是个次要的指标。耐泡度要求标准茶量[叶底张开时与盖碗最高处平齐或略凸起],高档铁观音要求能够冲泡八水(八水开始显水味)以上,如果要求再苛刻一些,到10水(10水开始显水味)也是正常标准;主流茶品普遍要求能够7水以上,入门茶品要求能够在5水以上。耐泡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不过一些茶青不错的铁观音,有可能因为赶天时的原因较早开采,茶青很嫩,所制产品的耐泡度多在5水(5水开始显水味)左右。一些原料偏老的铁观音也可能只能耐泡5水。三水后没味(品饮者为轻发口味)的铁观音,那么品质低下无疑。叶底的说明谈论叶底几乎画蛇添足,因为如果各方面指标都一流,茶青原料绝对是相当不错的。出于去红边的需要,一些茶的叶底会稍碎,一些茶的叶底完整性较好,这些都无大碍,只要叶底不碎得过分就可以了。无论茶农还是采购者,在审评品质时都不会研究叶底,多数人喝完后都直接倒掉。
关于酸-传统铁观音的酸带酸铁观音一直都存在很大的争议,这是由目前轻发铁观音存在两类酸造成的,网上很流行将它们称为“正酸”和“歪酸”,但什么是正酸什么是歪酸一直都没有过明确的解释。要阐述这个概念我们有必要从酸谈起。在90年代中期之前的传统铁观音时代,带酸铁观音被认为是顶极产品的代名词,这类产品极其罕见,都具有穿透力强、带有钻牙缝的感觉,饮完之后,不仅感觉到强劲持久的回甘、还带有明显的生津感,给人美妙的品饮体验:酸而生津,这样的茶被称为顶极产品没有任何异议,但随着商业时代的到来,业界将其简单描述为带“酸”就是顶极好茶,恰好轻发工艺很容易让铁观音拥有酸感甚至酸味,结果导致带酸产品大量涌现,而这类带酸的轻发酵安溪铁观音与传统铁观音的“酸而生津、回甘持久”等完全是不同的概念。关于酸-轻发酵安溪铁观音的酸不过,这并不是说轻发酵安溪铁观音的酸就一无是处,有相当一部分茶使用拖酸方法制造,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例如茶汤中带怪异的酸味、或者盖香带有令人不喜的酸,几无回甘,饮后难给人良好的感觉,显然,这类产品不是什么优质铁观音茶品。另一部分制造成功的轻发酵安溪铁观音也会带有“酸”,但它一种嗅觉概念而非味觉概念,也就是盖子闻起来有微酸且无异杂味,盖香中的酸与兰香并起,以幽雅兰香为主;同时茶汤喝起来却没有酸味。这类香型被称为“青酸”或者“鲜酸”;如果茶品还带有明显的煌口特征,一般俗称为“煌口酸”或者“青煌酸”。但不论是何种等级产品,都比较难出现酸而生津的感觉,这大概是由轻发酵工艺所先天决定的。